18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18文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

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

    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
    偏殿。
    新帝、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鸿胪寺卿,起居舍人,西夏使者,十余人齐聚于此。
    举目望去,无一例外,皆是面色肃然。
    “自古以来,从未有北伐功成者。”
    嵬名漫遇立正身子,望向那道异常年轻的紫袍身影,沉声道:“反观北伐失败者,中原大地,数之不尽。江少傅,汝为中原人士,应是读过史书才对。”
    这句话,就是在回答江昭说的“本官既能大败夏军一次,便有第二次”。
    大败一次两次,证明不了什么。
    遍观史书,古往今来从未有过任何北伐成功的例子。
    南方政权,可能有小幅度的胜利,可从大局观上就是失败者。
    历史证明,南方必败!
    新帝、几位内阁大学士暗自皱眉。
    谁都知道嵬名漫遇的观点有问题,可客观事实的确是呈现他所说的问题。
    南方政权,几乎必败!
    至于为何会是这样?
    几乎找不出缘由!
    一方政权,体量实在太大,要想找出具体的亡国缘由,实在不太可能。
    真要是硬找一个理由,那也只能归咎于战马、天气等问题。
    游牧民族的战马甚是雄壮有力,南方战马相对瘦小,难以支撑长时间作战。
    亦或者,北方寒冷,南人难以适应北方环境。
    即便如此,也颇为牵强。
    战马自是重要,可要是说就因为战马就亡国,那断然是不可能。
    天气亡国,更是无稽之谈。
    汉武帝时期,那不就吊着匈奴打?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
    都已经是权力巅峰的存在,几人胸中自有一口名为“自信”的气度。
    谁也不会真的认为政权居于南方就一定打不过北方,地理位置就决定一切。
    不过,内阁大学士有此觉悟,不代表其他人也有此觉悟,要是应对不当,事迹传开,怕是得滋生一大批消极投降派。
    大相公韩章皱眉,望向得意弟子。
    实在不行,也唯有诡辩。
    十余人注目,史官提笔。
    江昭面色不变,呵斥道:“言之谬误。”
    “愿闻其详。”嵬名漫遇淡淡一笑,颇有得意。
    “观使者言行,定是了解中原史书?”江昭问道。
    嵬名漫遇点头,并不否认。
    中原大地,渊源流长,孕育的文化自有独特魅力。
    相比起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辽国,夏国甚至更早步入“半农耕半游牧”状态。
    “那么,使者可否告知江某一些北伐失败的例子?”江昭望过去,缓缓道。
    “最为出名的不外乎是诸葛武侯北伐失败,东晋桓温北伐失败,南朝陈庆之北伐失败,以及——”
    嵬名漫遇故意拖长语气,面上含笑:“周太宗赵光义北伐失败。”
    江昭点头,又问道:“使者可知几次北伐失败面临的敌人是何等状况?”
    一言落定,几位内阁大学士已然知道了江昭要说什么,精神齐齐一振,嵬名漫遇则是眉心微凝。
    “蜀汉偏居益州,疆域狭小,人口兵力不足,重臣名将相继病逝,敌人则是日益强盛的曹魏。”
    “桓温的敌人是前秦苻坚,前燕的慕容垂。彼时,东晋腐朽而前秦初立,蒸蒸日上,前燕则恰好是国力的巅峰期,不乏名将能臣。桓温失败,不足为奇。”
    江昭摇摇头,一一解释道:“陈庆之实为以少伐多,孤军深入而无后援,有此一败,实为情理之中;太宗皇帝时期,大周初定不久,根基不稳,不幸落败,不足为奇。”
    “此四者,皆是以弱伐强,胜之固然上佳,失败亦实属常情。”
    说着,江昭抬抬眉,平和的望了过去。
    言下之意,一目了然。
    所谓南不胜北,不外乎无稽之谈。
    没有南不胜北的定律,有的仅仅是弱不胜强!
    丹陛之上,赵策英无声舒了口气。
    以江卿的实力,但凡正常发挥,的确是能压着任何人打。
    相比起虚无缥缈的南不胜北,弱不胜强几乎是“真理”,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末位,嵬名漫遇眉心紧皱。
    南北之论,乃是他想了许久的“历史规律”。
    这一下子就被江昭轻松反驳,着实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足足沉默了十息有余,嵬名漫遇目光微恍,问道:“那少傅可否告知小臣,以南胜北的先例?”
    言下之意,他自是不能证明以南伐北必败是真理,可江昭也不能证明以南伐北必败不是真理!
    除非,能够举出先例!
    “使者何其之蠢?”
    江昭不免摇头,这是什么鬼逻辑?
    “依使者的意思,要是江某说西夏要亡国,使者亦是得自证?”江昭质问道。
    嵬名漫遇一怔,连忙道:“小臣失言。”
    约莫几息,江昭瞥了一眼,缓缓道:“以南胜北,并非没有先例。”
    嵬名漫遇望了过去。
    他说的“以南胜北”可不是单一的一场胜利,而是政权之间大局观上的胜利。
    南方政权灭掉北方政权,方为以南胜北!
    “这就要看使者是如何认为以南胜北。”江昭徐徐道:“楚汉之争,算不算?”
    “自是不算。”嵬名漫遇否认道。
    楚汉之争,楚国势力偏东、偏北,汉国势力偏西。
    要是硬说,肯定有以南伐北的色彩,但主流观点肯定是以西伐东。
    “项羽伐秦呢?”江昭又问道。
    “自是不,”
    话出一半,嵬名漫遇硬生生的止住,面色微凝。
    江东项羽,讨伐暴秦。
    其中,项羽的势力核心无疑是南方。
    核心一战,巨鹿之战也是以南击北。
    “不算,”嵬名漫遇摇头道。
    项羽伐秦,的确是南方政权灭掉北方政权。
    可从本质上讲,项羽的势力是从秦国内部反叛,算是起义类型,并非真正的政权对峙。
    “刘裕伐北魏、后秦,可为北伐否?”江昭三问道。
    东晋时期,刘宋偏安江南,北方政权中的北魏和后秦内部争斗不休,刘裕抓住机会两度北伐,破北魏、灭后秦,复洛阳,这是妥妥的以南伐北,并灭掉北方政权。
    当然,差就差在没有大一统!
    (如图:刘裕猛人,妥妥的以南伐北)
    嵬名漫遇紧皱眉头,沉默起来。
    过了十余息,他干脆不再争辩,转头向着赵策英重重一礼。
    “小臣惶恐。”
    “不过,新君登基,料来定是根基不稳。”嵬名漫遇平和道:“伏望陛下垂帘,既是为两国子民考虑,亦是为神器宝座考虑。”
    赵策英面色微沉,望了一眼少傅,摆手道:“来人,送使者下去歇息吧。”
    江昭的言论,甚是合乎他的心意。
    何来的南边必败之说?
    有的,仅仅是以强胜弱!
    吐蕃俞龙珂部十万青壮,边疆二十万士卒。
    以西夏的国力,顶了天就一二十万大军。
    即便真的打起来,大周也根本不怕。
    英国公、忠敬侯、顾廷烨、王韶、种谔等人,都是名将之姿。
    要是这些人不行,那还有江昭!
    甚至,他未尝不能御驾亲征!
    反正,已经解除了的耻辱和议,他不可能再应下来。
    先帝的耻辱和议,熙河开边两千里已经彻底洗刷干净。
    他可才刚登基呢!
    一登基就应下已经解除的和约,他成了什么?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勾引有妇之夫 朱门绣户 窑子开张了(H) 改造系统 长日光阴(H) 【快穿】诱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