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原来他们想在这里搞事?!(5k)
啊?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好看?同志们一头雾水。
高振东的想法倒是简单,反正我不做隐身,但是我把隐身的底子做好,哪怕是具体参数、角度和实际的不同,但是有了底子,尤其是结构件上底子做好了,后面改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
说得难听点,刮腻子总比砌墙来得简单。
不过这个事情倒是不难,六边形是吧?角度都是明确的,那设计起来没有任何难度,这些舱门口盖又不是结构件也不是重要功能件,而更靠近覆盖件,好办得多。
既然高振东都这么说了,西南所的同志也不是什么都想不到,问高振东:“高总工,那是不是这个飞机上的挂点,要做成可拆卸的?这样飞机的机翼才能做到最光滑。”
这个飞机准备用电传操纵,机翼上的作动机构大小并不大,对光滑度影响不大,不过挂点的影响可就大了。
早期的部分飞机的挂点是不可拆卸的,所以同志们才有此一问。
高振东点点头:“嗯,做成可拆卸的,不过内部的承力结构要考虑好,在可能的情况下,机翼上的重载挂点的比例要尽可能的大。”
这个倒是好办,只要是在设计的时候尽早提出来,那实现起来并不难,特别是靠近机翼内部的挂点。
“高总工,那雷达罩是不是也要做成……”一位西南所的同志突发奇想。
高振东一脸的惊喜,诶呀厉害啊,都会抢答了!
“嗯,这位同志反应很快啊,对,如果可以的话,雷达罩的后缘也做成锯齿的。”具体角度、大小、齿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做成锯齿的技术。
“明白了。”被高振东小夸了一句的同志很是高兴。
高振东举了举手上的材料:“这些都是大方向上的事情,这个方案,你们给我好好讲一讲,然后等我点时间消化一下,我们再交流。”
西南所的同志高兴得不得了,给高总工讲课,这可是难得的经历。虽然这也不算是讲课,更像是汇报,但是不管怎么说,感觉还是蛮爽的嘛。
“好的,这个方案刚才谈过的部分我们不说了,其他的情况是这样的……”
——
5月底,距地面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一颗卫星似缓实疾的掠过南部海域上空。
它的任务,是监视吕颂西部的一个海湾,同时也在沿途拍照。
晶莹的光学镜头下,一切都一览无余。
然而这一次即使一览无余,也没有太多的收获,南部海域上空,不少区域都被白色的云层所遮盖,其中一块盖住了这个港口。
而在更偏西南的区域,一块呈圆形的云层也被卫星的相机拍了下来。
京城,海军的同志收到了这一次的照片。
“港口被盖住了,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嗯,这一趟卫星算是白跑,只有靠别-6的监视看看有什么变化没有。”
同志们议论纷纷,其中一位同志却是眉头紧锁,盯着其中一张带着一块圆形白斑的照片出神。
“你有什么发现?”另外一位同志看见他的神情,知道他必定有什么发现。
这位同志摸了一会儿下巴,突然眼睛一亮,转头招呼旁边的同志:“刘参谋,你把去年别-6的巡逻报告送过来!”
“全部?”全部的话,那可就多了,一年十二个月,而且别-6从南到北都有。
“不不不,只要去年新年期间,巡逻南部海域南礁群岛的报告!”这位同志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是!”
刘参谋转身去准备材料,这位同志又转过头来:“马上去国家气象局,请一位海洋气象专家来!”
这个阵仗可就有些大了,而且目标明确,看来是真的想起了什么。
“你发现什么了?”
“等气象专家和别-6巡逻报告送过来了再说,现在还不确定,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猜测。”
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来自国家气象局的海洋气象专家从卫星照片上抬起头来:“没错,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台风,从经验和往年观测历史来看,这个台风的等级不低,而且会掠过南礁群岛,几乎整个群岛都在它的移动覆盖范围之内。”
“这种类似的台风多吗?”海军的同志问道。
“多!按照规律,4-10月是南部海域的台风高发季,其中6-9月最为集中,现在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到时候了。”
海洋气象专家说完,海军的同志觉得自己好像又向事情的真相前进了一步。
“谢谢,太感谢你了。同志,可能要麻烦你一下,我们的同志会送你回单位说明一下情况,然后最近可能需要你常驻我们这里。”海军的同志道。
“啊,那没问题,我马上回去准备,尽快赶过来。”气象局的同志没有一点犹豫,马上就答应下来。
虽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但是能参与这种工作,是个人都会很兴奋激动的吧。
等到气象局的同志离开,这位同志迅速的翻看了别-6的巡逻报告,翻找几页之后,他用手指重重的点了其中一页纸:“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其他同志顺着他的手看下去,那是一份关于别-6在海上发现南礁群岛有异常船队的报告,而且日期也是台风天附近。
“说说吧,东西都齐了,你发现了什么?”
“按照这份别-6的巡逻报告,当台风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驻守西礁群岛各大型岛礁的当归省人员都会撤离,集中到和平岛上去……”
其他同志有些不解:“嗯,这算是比较正常的操作,虽然正常情况下其实没有必要,但是这种撤离也并不违背常理。”
只要岛礁上的建筑物够结实、物资补给没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躲这么远,就在岛礁上呆着挺过台风就行,反而要安全得多。
至于当归省驻南礁的人为什么来了大台风就要跑,也许是他们的胆子比较小,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并不离谱。
“对,我知道,他们应该是形成习惯或者制度了。但是这样一来,南礁群岛各岛礁除了和平岛之外,就会形成一个力量真空期!”这位同志越说越激动。
其他同志有些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旗佬要趁着这个真空期搞事情?但是他们没有道理在这里搞事吧?就算是旗佬再霸道,这种完全不占理的事情他们也不愿意轻易去做。毕竟可能面对的是我们。”
“对啊,而且现在驻守那里的是当归省的人,他们就更没有理由搞事情了。”
不过发现问题的同志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对,但是有个问题,如果出面搞事情的不是旗呢?”
“不是旗?你的意思是……”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傻吧?
“我就是这个意思,旗佬躲在后面,撺掇吕颂甚至南交趾,趁着这个岛礁力量真空期,非法占领我们的岛礁。这样一来,我们的精力和相当一部分海空力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都会被这件事情牵扯掉,毕竟当归省的人驻守,我们暂时不会有什么动作。要是别的国家非法侵占,我们是势必要做出反应的。就算消耗不了我们的军事资源,消耗我们的外事资源也是一样有用的。”这位同志想得很远,但是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实际上南礁群岛相当一部分有人驻守的岛礁后来因为类似原因被非法侵占。驻守南礁的当归省人员因各种原因暂时弃守,宵小之辈趁虚而入。背后有没有猫腻不知道,至少明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你说得有些道理,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以往他们不这么做?”
“因为旗佬去年才开始陷入交趾的泥潭中,现在随着他们越来越拔不出腿来,小动作多起来也不奇怪啊。”
同志们都发出了类似牙疼的声音,这特么的,还真是恶心人。如果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既然有这个迹象,那就不得不做一点什么了。
但是恶心之余,同志们的眼里却射出了兴奋的光芒,麻烦算什么,只要处理得好,未尝不是一种机会。从某种程度来说,在“自己人”手里的时候还真不合适做太大的动作,但是一旦情况有了变化,那可就别怪我行使主权了。
如果高振东听见这件事情,一定会想起上辈子某喜剧电影里那位足球教练的话——“一言为定,双喜临门呐!”
“有道理,刘参谋,你记一下。”一位同志挥了挥手,兴奋的道。
刘参谋打开了纸笔。
“海角市别-6巡逻机大队,保持对西吕颂外海24小时不间断监视。”
“原驻久兴岛攻击机部队,移驻粤东各基地,为战-7战斗机部队腾出机场。”
“海角市战-7战斗机,全部移驻久兴岛。”
“在海角市周边各机场,集结不少于十二架炸-6轰炸机待命。”
“正在南部海域进行远航训练的东部海域舰队一驱一护,奔赴久兴岛与在久兴岛进行改装训练的一驱一护会合,暂驻久兴岛。”
“粤东各基地调动集结登陆艇二十艘以上,携带物资,向久兴岛集结。”
“以久兴岛、海角市现有部队,派驻西礁、中礁群岛现控各岛礁,替换岛礁上有驻守经验的守岛官兵。上述守岛官兵换下之后,在久兴岛集结待命!”
“报请空军,研究协助方案。”
“……”
部署一条接一条,幸亏刘参谋速记能力强,否则还真记不下来这么多。
阵仗听起来很大,不过我们的习惯一向如此,战略藐视战术重视,时刻牢记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当然,如果敌人识相,不需要我们消灭那是最好。
“都记下来了?给我看看。”
做决定的同志接过记录,核对无误后,对刘参谋道:“就按照这个部署,报请上级批准!”
京城某地,一位首长接到了关于应对此次可能突发事件的部署,笑了起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哇,敌人总是不死心啊,殊不知跳得越高,摔得越疼。海军滴同志警惕性还是很高滴嘛,好,很好,要么不动,要么打痛。这么大滴阵仗,多多少少总是要收回点利息回来嘛。”
空军某部,接到协助请求之后,看着地图有点犯嘀咕。
“这个距离,有点极限啊,就算是从久兴岛出发,距离最重要的目标区域也有800~1000公里,800公里已经卡在战-7的作战半径极限上了,1000公里可能够不到啊。”
战斗不一定会发生,但是部署却是必须考虑周全的。
“嗨,我记得当时高振东同志提出过空中加油机的构想,但是我们一直没去重视,现在觉得麻烦了。”一位同志带着几分后悔道。
“既然没有,也就只好打没有的仗,过去日子那么苦都挺过来了,现在至少还能想办法嘛。”
“你有什么办法?”
“既然标准挂载有点少,那就不要采用2油4中2近的作战挂载,改为3油2中2近,全程走高高高的任务剖面,能改善一点作战半径,也勉强能够得着1000公里,虽然空战时间可能短一点,但是至少不至于束手无策。”
“嗯,虽然有点极限,但是勉勉强强也能用。我建议利用攻-5不携带对海攻击武器,携带副油箱和4枚红外空空弹为轰炸机在1000公里距离上护航,虽然战斗性能不太好,但是也不至于完全被动,就利用雷电-3的性能欺负所有可能的敌人!”
现在的攻-5虽然装上了火控雷达,但攻-5的雷达主要是为对地攻击服务,无法引导半主动中距空空导弹,毕竟战斗机的那台脉冲pd的确不便宜,攻-5装备这东西实在是有些浪费。
虽然如此,不过它为雷电-3提供初始目标参数还是没什么问题。
雷电-3具备迎头攻击能力,灵敏度极高的导引头,45g的机动过载和离谱的离轴发射角,就算是攻-5机动性不强,但是配合上10公里的射程,预见敌人的战斗机也不完全是被动挨打。
而这一次准备用来对海作战的主力是挂载争先-62k的中型轰炸机,被调离久兴岛显得无所事事的攻-5倒是派上了用场,轰炸机从周边机场出发,攻-5从海角市出发,加上副油箱和轻载,其作战半径能够很好的覆盖此次的任务区域。
至于每架攻-5只装4枚空空弹,一是为了轻载,二是4枚足够了,每架4枚都解决不了问题,那估计也没法解决问题了。
另外一位同志点头道:“有什么家伙打什么仗,暂时只能如此了。”说实话,这年头绝大部分国家的空军看见他手上的家伙,能羡慕得哭。
“嗯,如果这样的话,配合海军的两条有中程舰空导弹的大舰,其实倒也问题不大。”此时,两条刚改装完成的驱逐舰的含金量开始显现。
“那其他的呢?预警指挥还是图-4特?”
“图-4警正在进行最后的改装,估计是赶不上趟了,就用图-4特吧,图-4特改装了机腹脉冲pd之后,虽然探测距离和指挥能力、电子战等都比不上改装中的图-4警,但是至少发现敌机敌舰这件事情上还凑合,虽然丑了点。”
同志们都笑了起来,这东西是真丑。
图-4警由于等脉冲pd成熟并研制专用型号雷达,加上气动怪异没有经验,还是费了不少时间,等不及的空军干脆玩了个活,在约翰牛塘鹅预警机的启发下,在机腹下面装了个可以旋转的战斗机脉冲pd天线,并将雷达后端放到了图-4机体内,丑是丑了点,但是真能用,至少在雷达性能上爆锤原有的图-4特。
要不是别-6那个结构不适合这么改,估计空军都把主意打到别-6头上去了,毕竟和数量稀少的图-4相比,别-6数量要多得多。
“嗯,有了这个东西远距离发现可能的敌人,那用攻-5携带红外空空弹也能和敌人打得有来有往。”
什么机动性,只要能远距离发现,我迎上去10公里外发射,打了之后压下低空就跑,压根不和你比机动性。这种搞法虽然打正经空战还不行,但是掩护骚扰却是半点毛病没有。
有本事你就下低空来追,看看护卫舰甚至导护艇上的两种红外防空导弹和无线电近炸引信是不是吃素的。
其实真的开打,少量敌机能不能突破驱逐舰上的中程半主动雷达防空导弹的防御还两说呢。
几位同志想到这里,不禁再次为高振东这么些年折腾的这套海空体系叫绝,全面先进说不上,毕竟我们没那么多钱,可是先进的地方那就是真先进,而且无解,再牛逼的敌人冲上来都得崩一口牙。
“行,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案报过去了。”
按照正常来看,发生战斗的可能性极小,武装巡游、展示实力的概率大得多,毕竟按照分析,真正执行挑衅的不是旗佬自己,而是猫猫狗狗们,他们的胆子可没旗佬那么大,能力也没那么强。
(本章完)